第一時間響應客戶訴求,提供産品由選型到維護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1、打開普通切割軟件RDVisionWorks→將機器與電腦連接成功→點擊菜單欄
→選擇【大幅面視覺】;打開適用于振動刀的大幅面視覺軟件。
2、相機校正
(1) 相机连接
相機連接的方式與前面的激光切割系統一致。點擊右上角的【標定】按鈕,則彈出如下對話框:
(2) 铺纸、网格设置
将 1 张或多张白纸平铺在机台上,用透明胶带固定;如果是初次标定,通常要调整网格的位置与大小,点击【画网格】设置网格大小。
(3) 點擊【確定】,圖形區域會生成網格,如下圖所示。
可通過控制面板上【走邊框】(走邊框時要把畫筆或刀具擡起)來觀察大小是否合適;如果合適,則加工(畫線)。
(4) 拍照
網格加工效果大致如下:
(5)識別
(6) 如果校正点个数不够,会弹出如下对话框。这时通过双击来添加校正点
(7) 点击【校正】提示校正成功
(8) 校正效果测试,关闭相机校正页面。在校正范围的四个角落画几个小矩形,加工之后拍照,通过观察加工后的矩形与图上矩形的重合度,重合度越高,表明校正越准确。
3、輪廓提取
可通過提邊或者模板匹配的方式,獲取圖像輪廓線條用于加工,該部分軟件功能與前面的視覺部分一致,可參考以往文章內容。(文章入口:提邊管理→模板匹配)
4、返回普通切割軟件
點擊菜單【文件】→【系統設置】→【參數設置】→【導入導出】→導入圖形停靠位置爲【無】→【外部調用時直接加工】默認不勾選。如下圖:
右下角圖形定位位置→選擇【絕對坐標】→返回視覺軟件中→點擊開始按鈕;將要加工的圖形將會顯示在普通切割軟件上。
如果只輸出一部分,選擇圖形,並勾選【輸出選中圖形】即可。
如果需要將文件下載到面板中,點擊【下載】按鈕→點擊文檔頁中的【讀取】按鈕→文檔表格中會顯示已下載的文檔列表→選中要加工的文檔→點擊【加工】按鈕即可。
模板管理操作教程:
1、拍照獲取
把准备切割的材料放置到机台→打开模板管理窗口→点击拍照;
2、圖像預處理
獲取圖像後→設置通道→使圖像對比度明顯,通常選用灰度跟最小值,其中彩色圖也用于觀察切割線與圖像的匹配情況;
3、新建模板與選取特征
1)模板匹配方法:支持【灰度】【形狀】【輪廓】三種。圖像灰度信息穩定情況下可以選用灰度;提取區域特征進行匹配可以選用形狀;通常情況下選用輪廓,模板輪廓特征可編輯;
2)新建模板:可選框選特征或自定義特征。這裏我們選擇框選特征,點擊【選取特征】箭頭,用鼠標左鍵選取圖像特征區域,軟件會自動識別框選區域的特征;
3)識別完成後,用鼠標框選或者點擊不需要的特征線,按"Delete"鍵刪除;
4)可以嘗試調節特征長度,過濾掉一些小而雜的特征。
4、定義切割線
1)特征識別做好之後→繪制切割線→支持用折線、矩形等工具繪制切割線;
2)或者導入圖像對應的矢量圖,矢量圖導入後需要與識別的圖形進行匹配;
3)通過鼠標或鍵盤微調至重合→方向鍵移動→Shift+方向鍵加速移動→Ctrl+方向鍵由移動變爲旋轉。
5、生成模板
切割線繪制好之後,保存新建的模板
6、匹配
1)把圖像放大至全局,框選出需要匹配切割的部分,點擊匹配;
2)可從高向低拖動相似度調節匹配精度,一般設置50~90;
3)模板角度即材料偏斜的識別角度,即使材料偏斜,軟件也可以識別特征;
4)軟件數值默認20,當材料偏斜角度過大時,軟件可能無法識別,這時可以在模板中勾選360°識別;
5)除了基本設置,我們可以根據情況選用【識別加強】【使能控制點】【使用極性】等功能優化特征識別效果及匹配精度;
6)匹配參數一般默認不修改;參數設置完畢,點擊確定,開始加工。
模板管理各個參數詳細說明:
1、模板管理用于匹配相似的圖形進行切割
1)界面顯示區域:對圖形區域進行操作,框選特征、畫切割線、以及導入矢量圖後後對矢量圖進行處理;
2)拍照:點擊拍照,相機會進行拍照,並傳輸一張照片至軟件的圖像顯示區;
3)匹配:對于當前圖片,用已勾選的模板進行匹配操作;
4)相似度:拖動進度條,在匹配時進行相似度調節,如果調的過小會匹配過多的圖形,相似度太高會匹配不到圖形,一般設置爲50-90,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
2、預處理
1)通道:對拍攝的圖片進行通道處理,有彩色圖/灰度/最小值/紅通道/綠通道/藍通道/飽和度/亮度/色調/去背景,絕大多數的圖片用灰度通道與最小值通道效果最佳,
但也要根據特殊的材料換不同的通道來進行使用;
2)彩色圖:取消或者勾選,將處理過的圖變爲彩色(一般用于觀察匹配出的切割線);
3)隱藏:將圖片隱藏(一般用于觀察切割矢量圖與模板);
4)模板文件夾路徑:做好的模板會進行保存,保存位置進行選擇,一般用默認,默認保存在文件所在目錄的Model位置,可以自己更改指定路徑。
3、創建模板步驟
1)新建:創建模板,並彈出彈窗,給模板命名,方便管理;
2)框選特征:創建模板後,或者選擇界面左上角的綠色按鈕進行框選;
(自定義特征:手動畫特征線,一般用于框選模板外輪廓很難提出來的材料,或者其他特殊的材料 )
3)繪制切割線:繪制切割線有兩種方法
①用折線/矩形/橢圓/貝塞爾曲線,進行繪制的切割線;
②導入切割線:導入已經做好的矢量圖,支持的格式爲PLT/ai/DXF;
4)手動對位:導入矢量圖與實物圖切割線對准,選擇導入的矢量圖,再選擇實物圖,再選擇矢量圖的另外一角,再選擇實物圖,最後再移動鼠標或者鍵盤進行微調。
4、模板管理
1)刪除:選擇刪除模板;
2)複制模板:选择已经做好的将模板复制→直接复制→旋转180度→ 水平镜像→垂直镜像(一般选择旋转180度用于材料有正方与倒放两种,水平镜像用于左右两个材料镜像的例如鞋片的左右脚);
3)打開:①打開之前已經做好的模板→打開文件夾所在位置→選擇之前的模板;
②打開矢量圖→自動生成模板→以外輪廓爲特征→內部爲切割線(打開的矢量圖有外輪廓,並且外輪廓內有切割線,適用于噴膠的鞋型材料);
4)編輯: 選擇已經做好的模板→點擊編輯→對特征或者切割線進行修改→編輯後→選擇保存。
5、模板參數
1)模板角度:模板匹配時,匹配角度大小(5-360角度越小,匹配越精准,推薦使用角度20);
2)有效區號:在主界面的右下角有1-8 A-H 的有效区,针对不同小有效区,匹配不同的模板使用,默认为0全局都可以匹配;
3)匹配速度:匹配的速度快慢調節,具體效果要看不同的材料 ;
4)重疊度:當相鄰物體一個特征區域匹配多個圖形,重疊匹配、調低重疊度,看具體情況使用;
5)匹配超時:設置匹配的時間,超過這個數值,會提示匹配超時,一般不需要調節這個參數,應調整模板的特征,與圖片的質量。
6、提取參數
特征调节、特征长度。框选特征后,会产生很多的额外绿色特征,通过調節特征長度来进行筛选短的特征线。
進入軟件—“參數設置”—“優化參數”,選擇對應的刀具,設置擡刀角度爲180°,再進入“用戶參數”—“加工參數”,擡刀角度設置成180°。
①檢查面板主界面右下角,應該設置爲脫機模式;
②如果是单头机器,进入“文件”—“系统设置”—“厂家参数”,检查刀头数,正确设置为 1 。
“处理”—“路径优化”,按图层顺序打 √ 即可。
這是由于勾上了“路径优化”的“切割起点优化”或“自动确定切割起点和方向”。“处理”—“路径优化”,取消这两项的√ 即可。
這是激光模擬電壓偏大了。在切割功率都在90%,重调UR1、UR2的模拟电压(4.5V 左右)即可。
不出光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
①檢查水保護是否壞,水是否正常循環,讓水正常循環,若水保護壞可短接水保護使用。
②点射,看电流表是否摆动,若不摆动,用万用表测激光电源有没有 220V进电,若有也不出光可能电源故障,需更换。
③將+5V和AIN短接查看輸出最大功率,若出光,則電位器壞。
④有没有直流3V 以上电压,有则板卡正常,没有则卡的信号有问题。
⑤廠家參數了“使能參數”設爲否。
⑥圖層參數裏“是否輸出”是否爲否。
⑦如果是激光 2 不出光,则看厂家参数 “激光管配置”是否为单管。
根據以上幾點可能原因排查,重新調好即可。
提邊設置參數介紹:
提邊:點擊進行提邊;
拍照+提邊:相機拍照並且提邊;
擴展:提取輪廓邊緣時讓邊緣往外擴展,或者往內縮;
數學擴展計算: 進行數學擴展算法;
檢測方法:可切換不同的檢測方法【全局阈值】【黑邊】【顔色提取】;
阈值:調整不同的阈值獲得提邊效果;
輪廓層級:選擇【所以】【一級】【二級】【最外和最內】四種輪廓篩選;
輪廓寬高:調整輪廓寬高的區間;
形態學:進行形態學補償;
特征補償:進行提邊與匹配相結合;
移除左右邊輪廓:根據比例移除左右兩邊的輪廓;
擬合方式:調整線條的算法;
光滑誤差:調整線條的精細度;
預覽:查看軟件處理圖像效果;
提邊提取:提取輪廓邊緣。
實際操作教程:
1、拍照獲取圖像
在機台放置好需要切割的材料→點擊拍照→獲取圖像。
2、图形預處理
图像預處理选择对比度最强的颜色通道,常用灰度或最小值。根据情况选用反色、去干扰、锐化增强等优化图像呈现效果。
3、輪廓提取
1)框選有效區,調整阈值以獲得更好提邊效果。輪廓檢測方法支持黑邊、全局阈值、顔色提取三種。通常選用黑邊,阈值範圍1~20,線寬數值越大檢測內容越少。
蕾丝类等复杂材料选择全局阈值,阈值范围1~255。多种颜色边缘则用颜色提取;
2)以黑邊爲例,設置參數點擊【提邊】查看提取效果,根據實際情況多次調整直至達到理想狀態;
3)提取的輪廓需要往外擴展或者往內縮的場景選用【擴展】,正數外擴,負數內縮。
4、輪廓篩選
1)輪廓層級支持【所有】【一級】【二級】【最外和最內】四種。
所有:即檢測所有輪廓;
一級:只檢測最外層輪廓;
二級:只檢測第二層輪廓;
最外和最內:檢測最外和最內輪廓,常用于需要切割內孔的場景。
2)以選擇一級爲例,通過設置寬高區間挑選輪廓,查看需篩除輪廓的尺寸;
輸入對應數值批量篩除。
3)如果有效區左右兩邊有雜線幹擾,可以設置數值移除不需要的輪廓。
5、輪廓優化
輪廓優化的拟合方式支持【角度优先】【曲线拟合】【直线拟合】三种。
常用角度優化,可以較好地突出拐角。光滑誤差數值越大越光滑。
除了常用的參數設置,特殊情況下可以選用形態學、特征補償、網格參數、高級設置等。
提邊處理完畢,點擊開始加工即可!
1、功能界面
2、功能定義
【濾波系數】:增大該參數,可以提高隨動的響應速度,但容易造成隨動時的震蕩。
【報警濾波】:該參數爲切割或空閑時碰撞報警濾波時間,過大的報警濾波系數將使切割頭發生碰撞報警後不能及時的進行上擡保護,相反,過小的報警濾波系數則容易造成切割噴渣引起的誤報警。
【抖動濾波】:該參數用于抑制在切割中薄板的抖動,該參數越大,抑制效果越明顯,但是會降低隨動的響應速度。
【报警滤波】:该参数不宜设置过大,过大的报警滤波系数将使切割头发生碰撞报警 后不能及时的进行上抬保护,相反,过小的报警滤波系数则容易造成切割喷渣引起的误报警。
【最大跟隨誤差】:當切割頭處于跟隨狀態時,允許的最大跟隨誤差,當跟隨誤差超過設置的最大跟隨誤差時,則會産生“跟隨誤差過大”的報警。
【噴嘴高度】:指設定的噴嘴的位置,在切割時,切割頭噴嘴距離金屬板的高度。
【吹氣延時】:隨動頭在切割過程中,開始跟隨延時這麽長時間,就開始吹氣,延時比跟隨到位時間短,就實現了提前吹氣。
【首點吹氣延時】:在啓動切割時,第一次隨動下降的吹氣延時時間。
【換氣延時】:穿孔與切割使用了不同的氣體,在穿孔轉切割的時候,延時這個時間,讓氣管裏的氣體排幹淨,防止混合氣體。
【碰撞報警使能】:使能該項,切割頭在碰到板材(翹起來的零件或板材)則會報警並上擡。
3、操作示例
3.1 滤波系数参数一般设置为100;该参数值越大反应越灵敏,数值过大容易造成抖动过大,数值过小容易造成反应过慢;
3.2 报警滤波参数一般设置为100;该参数值将影响切割头的报警滤波时间,数值过高过于迟钝容易造成切割头碰撞才报警,数值过低过于敏感容易对切割喷渣引起误报警;
3.3 抖动滤波参数一般设置为30;该参数用于抑制在切割中薄板的抖动,该参数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但是会降低随动的响应速度。
3.4 穿孔报警滤波一般设置为200;该参数为穿孔时碰撞报警滤波时间,数值过高过于迟钝容易造成切割头碰撞才报警,数值过低过于敏感容易对切割喷渣引起误报警;
3.5 最大跟随误差参数一般设置为3.0;在切割头跟随状态时,当跟随误差大于设定值时,则会产生跟随误差过大的报警。如果在切割过程中,频繁触发“跟随误差过大”报警,则需要将最大跟随误差参数增大。该参数请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3.6 喷嘴高度参数范围在0.2--9.0(MM);该参数的精确度会影响切割效果;请根据实际加工环境谨慎选择合理取值范围;
3.7 吹气延时参数范围在0--10000(ms);该参数会影响切割材料冷却效果;该参数请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3.8 首点吹气延时参数范围在0--10000(ms);首次启动跟随时,延迟启动吹气的时间;该参数请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3.9 换气延时参数范围在0--10000(ms);穿孔与切割使用了不同的气体,在穿孔转切割的时候,延时这个时间,让气管里的气体排干净,防止混合气体。请根据气管长度、气体气压等实际环境设置此参数;
3.10 碰撞报警使能参数,如果勾选碰撞报警使能,当切割头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发生了碰板,则会自动的将切割头上抬到一个安全高度;如果碰撞报警禁止,将忽略碰撞保护;该功能请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4、注意要點
在切割時,當Z軸觸發報警時(如碰撞報警、限位觸發、電容值變小、跟隨誤差過大等),這時Z軸會自動保護上擡,面板會彈出隨動報警,主板會暫停加工。
1、識別Mark點後軟件正常會根據實際識別點位的正中心,進行拉伸或者縮放來適應圖像,使切割出來的效果准確,
在極個別情況下,實際圖形的mark點與矢量圖完全匹配但是切割出現誤差,要勾選不變形加工,進行匹配切割看是否准確,
如果准確就勾選;如果依然不准確,請設置其他可能影響的參數;
2、不變形加工實例說明
按照矢量圖進行識別加工後,切割線與實物圖吻合;
3、將實物圖折疊,縮短實物圖的距離,改變實物圖的距離,再次識別,加工;
4、切割線與實物圖仍然吻合,軟件根據mark點的位置改變了矢量圖的大小,使其仍然能准確切割;
5、勾選不變形加工,進行識別加工;
6、因爲縮短了實物圖的距離,所以切割線與實物圖不吻合。在一般情況下,實物圖與矢量圖大小一致,勾選與不勾選沒有影響,
當矢量圖與實物圖大小不一樣時,根據個人需求進行勾選或者不勾選操作。
1、在執行識別加工前,請先確認軟件上設定的原點位置是否與實際激光柱位置一致;
进入图像模板參數界面,对相机显示图像的参数进行调整(对比度、增益、曝光、旋转角度),保证识别的图像稳定而清晰;
2、相機校正,首先根據激光設備的功率調整切圓速度和功率比例,保證切割物料表面能留下容易識別的焦痕即可;
3、切圓,切圓的目的是爲了調整識別比例;在幅面內相機能看到的位置,切一個5MM的圓,並通過匹配測試和使用有效區域的綠色框對比得出相機識別出該圓的尺寸;
下圖使用有效區域框對比可以看出相機識別出圓的大小範圍在118MM左右,在Mark點樣式內填入圓的範圍直徑D爲118MM,然後點擊右下角的“匹配測試”,
最終相機完成匹配測試將給出識別到圓的精准尺寸爲99MM,在做完匹配測試找到的圓直徑爲99MM後,在識別長度內填入99MM並點擊“計算比例”,即可完成初次校正;
4、如果初次校正的精確度不夠,可重複上一步的操作進行二次校正;以此類推,直到識別到的圖形尺寸與實際圖形尺寸一致;
5、、切十字,由于激光柱與相機之間存在相距偏移,所以利用切十字功能進行自動計算消除;
首先設置合理的十字大小,然後在合理的位置(激光能切到且相機能過去看到的位置)執行“切十字”;切完十字後,將相機移動到十字位置將相機中間的標線與十字重合,點擊“相距校正”即可;
6、導入矢量圖:
7、添加Mark點
在圖形界面內,選中任意一個標識點擊“設置第一個Mark點”爲首點,然後點擊“自動搜索Mark點”將其余的識別標識加入Mark點群組;
8、確認Mark點添加完畢後,將相機移動到之前打印好的Mark點首點位置,並將當前位置設置爲標記起點;
9、在圖層管理界面設置好需要加工的圖層即可執行Mark點識別加工。
10
注意要點:如果移動識別標識後超出相機視野,則需重新設置標記起點。
1、使用軟件前需在電腦上插好PCI卡—然後安裝PCI卡驅動—安裝軟件—安裝相機驅動—打開軟件。
2、從官網上下載PCI板卡驅動
官网—下載中心—産品驅動—PCI打标驱动—点击下载—解压下载的压缩包
下載網址:https://www.rdacs.com/download
注:如果是64位的電腦,就要裝64位的驅動:32位的電腦,就要裝32位的驅動。軟件也是一樣。
3、在電腦插好PCI卡,如下圖,將PCI卡的“金手指”插入電腦的PCI卡槽中;
4、右鍵點擊【計算機】
5、點擊【管理】
6、進入如下界面
6.1 点击【设备管理器】
6.2 点击【其他设备】
6.3 右击【其他PCI桥设备】(在电脑上插好PCI卡才显示“其他PCI桥设备”)
6.4 点击【更新驱动程序软件】
7、彈出如下窗口,點擊【浏覽計算機以查找驅動程序軟件】
8、點擊【浏覽】,找到官網下載的驅動
9、如下圖選中“控制器驅動(32位)”,點擊【確定】。
點擊【下一步】
10、點擊【始終安裝此驅動程序軟件】
提示成功更新驅動,點擊【關閉】
11、显示“RuiDaTech RD400SCAN Ver 1.0”表示驱动安装成功。
1、連接控制器失敗
打开软件时提示:連接控制器失敗。
有以下3種可能:
①沒安裝PCI卡驅動
②PCI板卡撥碼狀態不對
③PCI卡接觸不可靠
2、解決方案一
檢查有沒有安裝PCI卡驅動
2.1 右鍵點擊【計算機】
2.2 點擊【管理】
2.3 进入如下窗口,点击【设备管理器】查看是否安装板卡驱动,若显示“RuiDaTech RD400SCAN Ver 1.0”表示已安装驱动。
不顯示則需安裝PCI板卡驅動,安裝詳情查看下文:PCI卡驅動安裝
3、解決方案二
查看PCI板卡上的撥碼開關是否都靠數字一側,若不靠在數字一側,請把開關調至靠數字一側。如下圖紅色區域爲“撥碼開關”:
3、解決方案三
3.1 关闭电脑电源,把PCI卡拔出来,可以用橡皮擦或纸巾擦拭PCI卡上的“金手指”
注:金手指是指PCI卡與電腦PCI卡槽接觸的位置
3.2 重新插上PCI卡
3.3 重新打开电脑
3.4 打开软件若还是提示连接控制卡失败,重复以上步骤多试几次
3.5 若提示:控制卡与软件不匹配,请联系厂家。